双十一将至,我却因为唯品会“二选一”裁了员

原创 2020-11-6 话题分类:消费
摘要: 无论如何,“二选一”的零和游戏从来都不是问题的最优解,受伤的总是商家。

双11临近,电商平台胁迫商家“二选一”的事态却愈演愈烈。而这次胁迫商家“二选一”的对象,依然是两个月前就和爱库存吵起来的唯品会。

据了解,已经有上百家品牌受唯品会“二选一”的影响,并且有不少商家品牌因在爱库存上有露出而被唯品会方面下架。

两个月前,爱库存曾发声称接到大量商家的反馈,唯品会命令要求商家不得与爱库存继续合作,并强令商家下架在爱库存上的所有商品与活动。如今,受影响品牌范围仍在持续扩大。

某女装品牌商家王阳就是受害者之一,他告诉锌财经,唯品会突如其来的强制性“二选一”令他损失惨重,不得不采取裁员的措施。最糟糕的是,这份受害者名单上的人数还在增加。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爱库存就陆续收到商家的反馈,唯品会希望他们在两个平台之间做个抉择。直到今年七、八月份,则演变成了强制性“二选一”。如果商家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就会被唯品会强制下架所有商品,甚至终止合作。

在双11前期,对所有商家们来说,少上架一家平台,则意味着商业上的巨大损失。

不站队就出局

今年8月初, 王阳被卷入唯品会与爱库存“二选一”的风暴中心。

“当时唯品会的商助问我有没有在其他平台入驻自己的品牌,我也没多想就说有,毕竟这是件很正常的事”,王阳告诉锌财经。

然而没过几日,唯品会的相关工作人员继续联系他,并表明他必须在唯品会与爱库存二者间做选择。“我当然是不愿意去做选择,也与对方协商能否继续保持两个平台的同时入驻,但他们说不行”,王阳说。

一周后,唯品会给王阳下了最后通牒,并表示“如果你再不把爱库存上的商品做下架处理,那我们就把你在唯品会上的所有商品做禁销下架处理”。


唯品会内部商助的沟通截图

在权衡了两边的利弊后,王阳决定站队爱库存,“因为我们考虑到唯品会退货率高、结款周期慢,而相比较起来,爱库存的出货更加稳定,结款周期也快”。

站队爱库存意味着王阳与唯品会彻底分道扬镳。在确定了商家的决策后,唯品会要求他们在群里发一句“我自愿退出唯品会,终止合作。”

也就是说,王阳今后无法再在唯品会上进行商品销售,并且原先花了巨大成本与精力去做开发的商品,如今只能另寻平台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卖掉。为此,王阳为唯品会专门搭建的整个部门也被砍去,被迫裁了员。

这场“二选一”闹剧里,有的商家少则损失十几万,多则近亿,而王阳则是损失了千百万元。“

“我们每年都会为唯品会专门研发一期货品,其中打版一件衣服大概成本是2000元。我们准备在唯品会上200个款,成本也就是40万,这只是一件样衣的价钱。比方说我用到了三种面料,那这个成本算下来就是六七百万了。这只是一部分的成本。”


特殊时期催生电商成为大众的主流消费方式

突如其来的“二选一”,让商家冤枉地承担了巨额损失,却无地说理。

“这根本不是一个良性循环模式,两家平台的定位、货品明明都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来要求我们’二选一’呢?”,王阳告诉锌财经,对于他来说,无从像其他小商家那样用简化品牌来应对损失。

“现在也没别的平台做补充,因为没有相应的影响力,动销的效率也不高”,王阳说,后续只能通过别的平台来做唯品会的商品定位了,“但是真的很难”。

难以掩盖的慌张

唯品会与爱库存之间,其实必有一战。

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以品牌特卖模式起家,主打尾货清仓,四年后成功赴美上市。不过,相比较之前的迅猛发展,唯品会近年来明显后继乏力,面临不小的增长压力。

据唯品会披露的财报显示,自2014年以来,唯品会的商品品类结构变化并不大,且毛利率逐年下降,从24.9%下滑至2018年的20.2%;净利润也从3.6%跌至2.5%。


2014年-2019年利润率对比

图片来源:略大参考

直到2019年,唯品会服饰+鞋包业务对产品收入更是跌至6.4%。

在这之后,唯品会重回特卖主场,情况有所好转,但自建物流始终让唯品会几经挣扎。相较于京东布局物流,唯品会面临着不少压力。从去年6月开始,唯品会将40%的订单外派给韵达,随后在11月宣布终止品骏快递业务,并委托顺丰提供配送服务。


唯品会有独特标识的品骏快递

也许是漫无目的地过度扩张让他们负担过重,唯品会的直播试水在今年“618”期间才姗姗来迟。

反观主打“清库存”的上海互联网新消费主力军爱库存,尽管起步较晚,但呈现快速上升势头,疫情期间业务表现不降反增。

“库存积压”一直让不少品牌方叫苦不迭,特别是疫情的影响,库存量来如山倒。爱库存通过上海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为内外贸企业持续推出低价高品质的品牌折扣活动,加快中小外贸企业库存周转。


唯品会2014年-2020年履约率对比

图源略大参考

数据显示,今年2月,爱库存平台新增用户数量环比增长120%。2月1日至3月23日,平台总计新入驻数百个品牌商家,平台人均订单金额同比激增243%。

不仅如此,爱库存也已经从库存拓展到全品类,目前平台上也拥有大量的品牌“新品”“爆品”。

长远来看,唯品会与爱库存瞄准的都是电商存量市场,并且都有“特卖”、“尾货”的标签,两者之间必有一战。

对于唯品会来说,面对快速发展的爱库存,必然会想方设法严阵以待。只是,“二选一”必然不是漂亮的一仗。

受伤的总是商家

爱库存与唯品会之间日益拉开距离的原因在于,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家的需求。

唯品会从扩展品类到重回特卖场,期间自建物流、布局金融业务,尽管这些对于一家电商平台来讲,不是那么举足轻重,也没做出什么亮眼的成绩。


唯品会要做的是品牌特卖

相比较之下,爱库存从伊始帮助品牌“清库存”,到招募店主们帮助品牌商家卖货,一直强调“效率”。店主只需要在爱库存上挑选好货物,将商品链接转发出去,让别人通过转发的链接购买,就可以直接获得收益。

在传统电商平台,店主需要自己掌握进货渠道、店铺装修技巧,开店、进货全部自己摸索。而在爱库存,消费者通过点击店主的链接去了解商品,但购买、发货、售后这些都是由商家来完成。

在效率上,爱库存比唯品会更具备优势。爱库存一般做的是限时特卖活动,活动一般不超过48个小时,并且商品都是品牌的低价尾货,卖完即止,省去了消费者比价、选择款式的时间。


爱库存则是让成交更简单

面对增速迅猛的爱库存,唯品会用“二选一”的方法始终不是最优解。

10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滥用优势地位干涉平台内经营者的自主经营,不得对平台内经营者与其他平台的商业合作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

互联网“二选一”最早来源于2010年的3Q大战,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当时 “被迫”卸载360软件的用户高达6000万。


“二选一”关键词数据库

从此,“二选一”被写进商业兵法,并且成为最注重流量争夺的电商大战“法宝”。

其实,在行业和市场专家看来,电商“二选一”已经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在前不久举办的《电子商务法》颁布两周年座谈会上,一些专家表达观点指出:电商“二选一”现象禁而不绝,一些平台企业将构筑壁垒、限制竞争作为赢得市场、巩固优势的手段,“在这样的问题中,没有一方是赢家”。

无论如何,“二选一”的零和游戏从来都不是问题的最优解,受伤的总是商家。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葛煜,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0-11-06 22:32:36
双十一将至,我却因为唯品会“二选一”裁了员
消费 原创

双11临近,电商平台胁迫商家“二选一”的事态却愈演愈烈。而这次胁迫商家“二选一”的对象,依然是两个月前就和爱库存吵起来的唯品会。

据了解,已经有上百家品牌受唯品会“二选一”的影响,并且有不少商家品牌因在爱库存上有露出而被唯品会方面下架。

两个月前,爱库存曾发声称接到大量商家的反馈,唯品会命令要求商家不得与爱库存继续合作,并强令商家下架在爱库存上的所有商品与活动。如今,受影响品牌范围仍在持续扩大。

某女装品牌商家王阳就是受害者之一,他告诉锌财经,唯品会突如其来的强制性“二选一”令他损失惨重,不得不采取裁员的措施。最糟糕的是,这份受害者名单上的人数还在增加。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爱库存就陆续收到商家的反馈,唯品会希望他们在两个平台之间做个抉择。直到今年七、八月份,则演变成了强制性“二选一”。如果商家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就会被唯品会强制下架所有商品,甚至终止合作。

在双11前期,对所有商家们来说,少上架一家平台,则意味着商业上的巨大损失。

不站队就出局

今年8月初, 王阳被卷入唯品会与爱库存“二选一”的风暴中心。

“当时唯品会的商助问我有没有在其他平台入驻自己的品牌,我也没多想就说有,毕竟这是件很正常的事”,王阳告诉锌财经。

然而没过几日,唯品会的相关工作人员继续联系他,并表明他必须在唯品会与爱库存二者间做选择。“我当然是不愿意去做选择,也与对方协商能否继续保持两个平台的同时入驻,但他们说不行”,王阳说。

一周后,唯品会给王阳下了最后通牒,并表示“如果你再不把爱库存上的商品做下架处理,那我们就把你在唯品会上的所有商品做禁销下架处理”。


唯品会内部商助的沟通截图

在权衡了两边的利弊后,王阳决定站队爱库存,“因为我们考虑到唯品会退货率高、结款周期慢,而相比较起来,爱库存的出货更加稳定,结款周期也快”。

站队爱库存意味着王阳与唯品会彻底分道扬镳。在确定了商家的决策后,唯品会要求他们在群里发一句“我自愿退出唯品会,终止合作。”

也就是说,王阳今后无法再在唯品会上进行商品销售,并且原先花了巨大成本与精力去做开发的商品,如今只能另寻平台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卖掉。为此,王阳为唯品会专门搭建的整个部门也被砍去,被迫裁了员。

这场“二选一”闹剧里,有的商家少则损失十几万,多则近亿,而王阳则是损失了千百万元。“

“我们每年都会为唯品会专门研发一期货品,其中打版一件衣服大概成本是2000元。我们准备在唯品会上200个款,成本也就是40万,这只是一件样衣的价钱。比方说我用到了三种面料,那这个成本算下来就是六七百万了。这只是一部分的成本。”


特殊时期催生电商成为大众的主流消费方式

突如其来的“二选一”,让商家冤枉地承担了巨额损失,却无地说理。

“这根本不是一个良性循环模式,两家平台的定位、货品明明都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来要求我们’二选一’呢?”,王阳告诉锌财经,对于他来说,无从像其他小商家那样用简化品牌来应对损失。

“现在也没别的平台做补充,因为没有相应的影响力,动销的效率也不高”,王阳说,后续只能通过别的平台来做唯品会的商品定位了,“但是真的很难”。

难以掩盖的慌张

唯品会与爱库存之间,其实必有一战。

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以品牌特卖模式起家,主打尾货清仓,四年后成功赴美上市。不过,相比较之前的迅猛发展,唯品会近年来明显后继乏力,面临不小的增长压力。

据唯品会披露的财报显示,自2014年以来,唯品会的商品品类结构变化并不大,且毛利率逐年下降,从24.9%下滑至2018年的20.2%;净利润也从3.6%跌至2.5%。


2014年-2019年利润率对比

图片来源:略大参考

直到2019年,唯品会服饰+鞋包业务对产品收入更是跌至6.4%。

在这之后,唯品会重回特卖主场,情况有所好转,但自建物流始终让唯品会几经挣扎。相较于京东布局物流,唯品会面临着不少压力。从去年6月开始,唯品会将40%的订单外派给韵达,随后在11月宣布终止品骏快递业务,并委托顺丰提供配送服务。


唯品会有独特标识的品骏快递

也许是漫无目的地过度扩张让他们负担过重,唯品会的直播试水在今年“618”期间才姗姗来迟。

反观主打“清库存”的上海互联网新消费主力军爱库存,尽管起步较晚,但呈现快速上升势头,疫情期间业务表现不降反增。

“库存积压”一直让不少品牌方叫苦不迭,特别是疫情的影响,库存量来如山倒。爱库存通过上海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为内外贸企业持续推出低价高品质的品牌折扣活动,加快中小外贸企业库存周转。


唯品会2014年-2020年履约率对比

图源略大参考

数据显示,今年2月,爱库存平台新增用户数量环比增长120%。2月1日至3月23日,平台总计新入驻数百个品牌商家,平台人均订单金额同比激增243%。

不仅如此,爱库存也已经从库存拓展到全品类,目前平台上也拥有大量的品牌“新品”“爆品”。

长远来看,唯品会与爱库存瞄准的都是电商存量市场,并且都有“特卖”、“尾货”的标签,两者之间必有一战。

对于唯品会来说,面对快速发展的爱库存,必然会想方设法严阵以待。只是,“二选一”必然不是漂亮的一仗。

受伤的总是商家

爱库存与唯品会之间日益拉开距离的原因在于,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家的需求。

唯品会从扩展品类到重回特卖场,期间自建物流、布局金融业务,尽管这些对于一家电商平台来讲,不是那么举足轻重,也没做出什么亮眼的成绩。


唯品会要做的是品牌特卖

相比较之下,爱库存从伊始帮助品牌“清库存”,到招募店主们帮助品牌商家卖货,一直强调“效率”。店主只需要在爱库存上挑选好货物,将商品链接转发出去,让别人通过转发的链接购买,就可以直接获得收益。

在传统电商平台,店主需要自己掌握进货渠道、店铺装修技巧,开店、进货全部自己摸索。而在爱库存,消费者通过点击店主的链接去了解商品,但购买、发货、售后这些都是由商家来完成。

在效率上,爱库存比唯品会更具备优势。爱库存一般做的是限时特卖活动,活动一般不超过48个小时,并且商品都是品牌的低价尾货,卖完即止,省去了消费者比价、选择款式的时间。


爱库存则是让成交更简单

面对增速迅猛的爱库存,唯品会用“二选一”的方法始终不是最优解。

10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滥用优势地位干涉平台内经营者的自主经营,不得对平台内经营者与其他平台的商业合作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

互联网“二选一”最早来源于2010年的3Q大战,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当时 “被迫”卸载360软件的用户高达6000万。


“二选一”关键词数据库

从此,“二选一”被写进商业兵法,并且成为最注重流量争夺的电商大战“法宝”。

其实,在行业和市场专家看来,电商“二选一”已经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在前不久举办的《电子商务法》颁布两周年座谈会上,一些专家表达观点指出:电商“二选一”现象禁而不绝,一些平台企业将构筑壁垒、限制竞争作为赢得市场、巩固优势的手段,“在这样的问题中,没有一方是赢家”。

无论如何,“二选一”的零和游戏从来都不是问题的最优解,受伤的总是商家。

本文作者:葛煜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