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客村创始人:培养自趋娃从当下开始

本文转载自:慢客村云私塾 2022-6-14 话题分类:女性
摘要: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讲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我应该不会拒绝从头到尾把生活再过一遍,只是希望能够获得唯有作家才有的特权——在再版的生活中修正初版的错误。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了,你也就不在了。”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近20年,至今还没有找到满意答案。

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中国高素质杰出人才培养之路究竟还要做多远?

反观当今主流育儿方式,正在把孩子们搞得一团糟:从小到大,孩子们每天起早贪黑奔波于学校、家庭两座孤岛之间,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考什么,讲什么,学什么,一坐就是20年。

时间就像一条顺流直下的河流,带着我们不停的往前走,我们看似在一个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出路、解决方案,实则又找不到出路、解决方案的迷宫中,只能以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式随时应对,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这不得不促使我们深刻反思: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实用主义哲学最为盛行的美国,在教育领域却奉行“不实用主义”,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教给学生的越是些“无用”的东西,如哲学、历史等,越是优秀的学生,越要学这些“无用”的东西。

一方面,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被公认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和中国、印度相比;另一方面,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一直独步全球,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始终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

看似“乱糟糟”的小学阶段,在大学阶段却精英辈出,道理很简单:从学龄前、小学阶段开始,要给孩子们创造各种闲暇,去探索、去尝试、去发现、去广泛涉猎。到了初、高中乃至大学,孩子们早已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她们就会自我赋能、极速成长,这才是孩子们成长真正的捷径,也是美国大学竞争力持续全球领先的秘密。

综上所述,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发孩子发现内心召唤,踏上使命驱动的英雄之旅,成就属于自己的不凡人生。


第一部分 世界说变就变 未来说来就来

从俄乌战争不难看出,任何冲突和战争背后都不过是一场全球商业精英长期痴迷于私利和超额利润所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已。如果父母们还在把拥有财富做为评价孩子们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如果学校还在系统的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企业还在把绩效增长作为唯一目标,地球资源终将消耗殆尽,冲突无法避免,战争必然是人类的终极归宿。 

我们无法寄希望现有商业体系悬崖勒马,作为长期主义者,建构一套以培养可持续发展、利他型领导者的人才培养系统是当务之急,而家庭最有可能成功,这不仅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每一个家庭的未来,更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未来。


1.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

谈到子女教育离不开环境,父母们不能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当下,人类早已从大规模复制的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个性化定制的项目经济时代,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人们的工作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终身从事同一件工作变成一生要做各种大大小小的项目。

2013年11月6日,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先生指出:“项目管理是公司管理进步的基础细胞,要把项目管理工作作为华为公司最重要的一种管理往前推”。

华人项目管理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云南大学汪小金教授,对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究竟扮演何种角色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他认为:“人与人工智能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会做项目,而机器不会做项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重复性的工作将会交给机器去做,人类将越来越多地去做独特性的项目。

一切皆项目、一切必将成为项目、人人都是项目经理的时代已经到来,项目管理已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职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项目成败的灵魂人物,项目经理(PM,Project Manager)正在成为全球最大、最紧俏的终身职业。


风行西方发达国家百余年的项目式学习(PBL)真正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即:项目经理(PM)。当孩子们能够掌握项目管理方法论,就相当于找到了一把解决不同问题的万能钥匙,无论在人生任何阶段,都能够面对各类挑战从容应对。

2.从流水线教育到个性化学习

全球主流教育模式源于18世纪德国,当时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培养忠诚且易于管理、机械化的人民,所以这种模式又称为“普鲁士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后来被美国及工业化国家发扬光大,培养了大量的标准化产业工人,为工业化大生产输出了大量人才,也培育了大量的中产阶级,“普鲁士教育模式”在工业革命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时间过去一百多年了,人类已经进入个性化定制的项目经济时代,从工业化的流水线教育到个性化的学习,是全球教育变革的大方向。学校正在从分科教学,向以问题导向的整合式学习演化,而这样的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

从2021年7月国家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到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再到2022年5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我们欣喜的看到中国教育系统也在发生深远的变革:从成绩导向的分科教育,到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跨领域整合学习。 

3.自我驱动的学习时代到来

今天,科技创新抹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鸿沟,世界被带到了每个人面前,任何人都可免费(或低成本)获取全球海量信息或知识,一个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新时代已然来到每个人面前,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


在描写未来社会生存法则的《爆裂》一书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作者伊藤穰一提出了九大生存法则,非常值得父母们思考,其中有一条:指南针优于地图,提醒父母们,是继续用一张早已过期的地图按图索骥教育孩子,还是帮助孩子们尽早找到自己的人生指南针?


什么是孩子的人生指南针呢?在世界顶尖名校招生官口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Passion”,即热情、激情的意思,有“Passion”的申请者更容易得到世界顶尖名校招生官的青睐,录取的机会也会高很多。“Passion”源于好奇心和兴趣,其实,人生就是一场兴趣驱动的蝴蝶效应,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父母们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广泛涉猎,不断发现自己热爱什么,尽早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早日踏上自我驱动的学习之路。

所以说“Passion”(热情、激情)就是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指南针,如果没有就去找,生命太短暂,如果想有所成就,孩子们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热情,当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他就想要去做了。


第二部分 别人家的孩子在干啥?

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意大利的贾尼·罗大里说:“那些原本可以笑着学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让孩子们哭着去做呢?”

孩子们追随兴趣学习,就像顺流而下的船,往往事半功倍,强迫孩子学习,就像逆流而上的船,往往事倍功半。兴趣——是孩子人生的自动导航系统、是促进孩子们学习最宝贵的免费资源,父母们一定要善加利用。

伴随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 Most likely to succeed》热播,风靡全球的项目式学习(PBL,Project Based-Learning)走进大众视野,并正在成为一座连接孩子和世界的桥。今天,玩中学做中学的项目式学习(PBL)正在获得中国父母和孩子们的青睐和追捧。

所谓项目式学习(PBL),是指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及好奇心,引发孩子们自己定义问题、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一种跨领域、场景化、整合式学习法。


项目式学习(PBL)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更不是现代教育的产物,从3万年前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栩栩如生的洞穴壁画,到11500年前土耳其东部巨型宗教祭祀建筑哥贝克力石阵,自有人类开始,就始终伴随着以问题导向的项目式学习(PBL)。

有据可查的项目式学习(PBL)发生在16世纪晚期,意大利罗马的一所培养建筑师的圣路卡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in Rome),距今约350年左右。当时“项目”的含义是指学院为了培养优秀建筑师而开展的建筑设计竞赛。这种设计练习与真实的建筑设计一样,有需要完成的任务,有最后完成的时间,也有评判优劣等级的评审委员会,唯一不同的是,建筑设计竞赛设计任务是虚构的。

从东方到西方,从幼儿园到大学乃至人生各阶段,基于问题导向的项目式学习(PBL)早已风行世界各国百余年,虽然名称略有不同,但方法却大同小异,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在全球有代表性的项目式学习(PBL):


案例1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法

瑞吉欧教育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北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瑞吉欧·艾米莉亚(Reggio Emilia),经过近70年的努力,瑞吉欧教育成为了让全世界为之赞叹的儿童艺术教育成功案例,瑞吉欧·艾米莉亚学前教育风靡全世界。美国《新闻周刊》报导,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中,学龄前学校首推瑞吉欧·艾米莉亚,被称为“全世界最好的学前班”。

瑞吉欧教育之父马拉古奇先生认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环境是孩子们的第三位教师。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多元智能之父”霍华德·加德纳曾说:“在我心目中,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瑞吉欧学校一样如此卓越出众”。

案例2.芬兰现象式教学

在全球教育界,芬兰一直是最令人瞩目的北极星,被誉为全世界教育水平的天花板,芬兰以其另类教育制度,吸引着包括中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地人士学习考察。

芬兰现象式教学,或称“跨学科学习模块”,在芬兰国家教委会2014年12月发布的《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中提出,新大纲明确规定,每所学校每一学年至少要进行一次“跨学科学习模块”,即现象式教学(现象一词,指事物的整体面貌,而非分割为各个领域与学科)。

芬兰新课改的实施,曾被国外和国内媒体报道为“颠覆性的改革”,所谓颠覆性是指芬兰在沿用传统分科制教学的基础上,向“跨学科学习模块”转变,以培养学生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具备的横贯能力。

现象式教学从真实的生活现象出发,结合多学科知识,利用多种资源及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促使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学以致用,克服了传统分科教学存在的知识零散、脱离生活情境的弱点,也避免了学生因某一科而丧失学习兴趣。

案例3.印度的云端学校

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1999年,他和同事在印度新德里贫民窟的一堵墙上挖了个洞,将接入互联网的电脑放置墙中,并置入一个摄像头,来观察看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结果发现,那些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在玩电脑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它,然后他们还相互指导。由此他开始了著名的『墙洞试验』,他发现,在缺乏指导和正式教学的情况下,受到好奇心的驱策和激励,孩子们可以自己教自己,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孩子们喜欢自组织的学习形式,大人们需要做的就是激励孩子而不是给孩子立规矩。

苏伽特·米特拉于2013年在TED上发表了演讲:《创建一所云端学校》,正是在这次演讲中,苏伽特·米特拉提出了“云端学校”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内驱力自学,极大减少教育投入,颠覆传统教育方法,创造教育公平。

案例4.「城市即课堂」的密涅瓦大学

被评价为“常青藤大学颠覆者”的密涅瓦大学,源于这样一个问题创办:如果可以从零开始,究竟要如何构建一所大学?

密涅瓦大学诞生于2013年,是美国一所私立大学,由一批美国杰出教育家,包括哈佛大学前校长、美国前财长Larry Summers、沃顿大学前校长Patrick Harker等共同创办。

自建校以来,密涅瓦大学备受媒体广泛关注、报道,在全球高等教育界及家长和学生中引起巨大波澜。原因在于它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大学的固有认知,拓展了对未来大学想象与选择的空间,它有着诸如“为世界培养批判性智慧”的最高使命与承诺;打破了学科界限,以培养学生“批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有效互动”等四个方面能力为核心的办学目标与课程体系;密涅瓦大学创始团队希望通过创建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探索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为全球培养未来的领导者。

密涅瓦大学没有固定的实体校园,在大学四年中,大一在美国旧金山、大二在韩国首尔与印度海得拉巴、大三在德国柏林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四在英国伦敦和中国台湾的台北等七座城市之间切换。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所校园,都是一张人际网络,学生在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中获得浸入式体验学习,积累跨文化的国际体验。密涅瓦的每一门课都提供了基于所在城市的内容及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将他们在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现实世界中,沉浸在各种不同文化里。

案例5.埃隆·马斯克创办的学校Ad Astra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2014年在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总部创办了一所培养孩子解决问题与创新思考能力的学校 Ad Astra(追逐星辰)。这所学校希望学生通过解决跨学科问题和锻炼第一性原理的推理能力(即从事物最基本的原则和性质进行推理)来培养未来领导者。

马斯克认为,传统学校就像是’流水线生产’,总是让孩子争取’完美’履历。虽然会让孩子学会很多知识,却忽视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总是教出品学兼优、听话规矩的孩子,却不太鼓励创新思考。马斯克要做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教育适配孩子,不是孩子适应教育。希望象特斯拉和SpaceX对传统汽车和火箭产业带来的巨大革新一样,改革教育行业。

马斯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如何去拆解组装一个零件的时候,学生们需要使用扳手和螺丝刀,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本上。

案例6.中国的安吉游戏(Anji Play)

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名为《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的报告,并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16所学校作为未来学校的案例,中国浙江的“安吉游戏”入选。

安吉游戏2002年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作为一种幼儿园课程,致力于让儿童在自发自主的游戏中获得学习。此后,安吉游戏扩展至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100多所公立学校。目前,在美国、欧洲和非洲也开始试点。

安吉游戏的核心理念是任何环境都可以成为学习环境。对于儿童来讲,游戏等于学习,游戏就是学习。没有游戏就没有童年,没有游戏就没有完整健全的儿童。安吉游戏最重要的地方是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让儿童自由、自主、自觉地开展游戏。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是“安吉游戏”的重大革命。

案例7.高中生创办的北京探月学院

未来是什么样的?探月学院的开始,缘于对这个问题的不断追问和思考:科技进步正在颠覆传统职业体系,今天看起来炙手可热的职业正在加速被机器取代;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开始不断追问:教育最本源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作为分分秒秒都在当下,又时时刻刻身处未来的探月学院,决定从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机构具体实践入手,开始探月的旅程。

2017年初,探月学院正式立项,在思考如何设计探月学院时,第一个问题并不是探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校,而是从这里离开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探月学院把培养目标定义为: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案例8.北京怀柔九渡河山村小学

这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山村小学,坐落在北京怀柔区深山里。2020年1月17号,校长于海龙在周边山村贴了很多告示,招辅导老师。告示贴出后,一周内80多人报名,你可能会奇怪,村里能有什么辅导老师呢?有,他们是剪纸的、做豆腐的、做灯笼的、养蜜蜂的、养鱼的、养蚕的、榨油的、厨师等等。

孩子们学会磨豆腐,文化课咋办?这不解决问题呀!精彩的来了,于校长要求孩子,不仅要把豆腐做出来,还要卖出去。你看,做豆腐就变成了一个很现实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下,学校里原本的各种文化课程就能被融进来了。

怎么把豆腐做出来?科学课的内容就进来了。怎么把各项成本核算清楚,把各项收入记录明白?算术课的内容基本上就涵盖进来了。别忘了,这些豆腐还要卖掉,卖给其他学校的食堂和周边的餐馆。那么就要写文案,打动人,语文课的内容也就涵盖进来了。

现在你明白了,豆腐课的引入,只是引入了一个壳,一个挑战,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那些知识点,被于校长装进了这个壳里。孩子能学到的东西,甚至比课程标准要求的还要多。

过去我们总觉得,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得有资源。比如,要提高教育水平,就得有大量的师资。但是,九渡河小学,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在社区里长大,整个社区滋养着孩子,而孩子给社区也带来了希望。


项目式学习(PBL)虽然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无法大规模推广普及主要原因是:学费昂贵,一般家庭根本无法承受,最大瓶颈是缺乏解决问题而不是擅长提分的导师。

多元智能之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为项目式学习(PBL)进入千家万户指明了方向,他认为:“给孩子上课的,应该是各行各业真正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教给孩子们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应对考试的技巧。


第三部分 别人家的父母在干啥?

谈到教育,我们经常提到别人家的孩子,却往往忽略了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同样身处应试教育大环境,别人家的父母究竟做了什么?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安娜·卡列琳娜》一书开篇中这样写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如果我们把世界顶尖名校学生家庭比喻成所谓幸福家庭的话,那么世界名校父母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她们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父母,将孩子们培养进了世界名校?是幸运还是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她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她们如何与孩子互动?她们如何处理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她们的方法普通家庭也能借鉴吗?

所谓“精心的散养”,是指父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成长。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与孩子平等对话,强化孩子好奇心,激发孩子内驱力,不对孩子过度关注,针对孩子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但不会代替孩子做任何决定,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在家庭中努力营造自由、开放、愉悦、轻松的氛围,让孩子在爱和信任的“闲暇”时光中不受打搅的自由探索和成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活动,是与自由人相称的,对“闲暇”的推崇,实际上是在关注自我的觉醒,只有在这样一段不受任何牵制的时光中,人们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才可能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开始思考自己生活的目的,并形成自己的意志。如果生活中没有“闲暇”,人就会像动物一样,被外界欲望一个接一个的牵着鼻子走,最终沦为欲望世界的奴隶。


今天,每位父母在商业社会或多或少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归根结底都是大大小小的项目经理(PM),最终要通过完成一个个独特的项目,为他人、为社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父母就是孩子们最好的教练和导师,特别是后双减时代,培养解决问题的人正在成为教育创新的主旋律。

作为项目管理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多年来我一直参与组织、策划、实施海内外大型高端国际活动,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下近千人的颁奖晚宴,到法国巴黎夜游塞纳河晚宴,从人民大会堂7000多人的颁奖大会,到2008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开闭幕式导演组……,多年来我不仅在国内外做过无数大大小小项目,还给很多大型金融机构高管做过项目管理培训。

在全球最大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管理协会PMI(中国)2016年会上,作为特邀嘉宾,我分享了将项目管理带到家庭陪伴女儿成长的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案例,引起了项目管理爱好者们的好奇和兴趣。

2010年,女儿初一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英国名校游学夏令营,当初我们只是把它当做一次普通的旅行,并没有任何期待,不曾想这次旅行点燃了女儿的梦想,回国后她告诉我们说想要到国外读大学,从那时开始,她就把申请世界名校作为人生阶段性目标,从小学阶段的被动学习,进入到目标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小小年纪便成为了目标明确的自驱娃。

经过长时间努力和精心准备,2015年她从北京八中高中毕业,顺利的被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录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经过四年大学学习,毕业后女儿留在了美国工作,从网约车公司Uber到全球最大的搜索公司Google,虽然先后换了数家公司,但女儿始终没变的一个身份就是项目经理(PM),因为项目管理能力是可迁移的,适用于任何岗位、任何领域、任何行业。

从女儿的成长经历中,我看到了小学及初中阶段进行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对女儿的帮助及价值。


因为女儿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缘故,我有幸结识了一大批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以及英国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父母,并于2015年底创办了世界顶尖名校本科生父母俱乐部。

通过和名校父母们相处、学习和交流,我深知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不仅可以用来培养世界顶尖名校学生,同样也适用于每一个普通家庭培养自驱娃。


第四部分 慢客村云私塾在干啥?

如果没有胃口,再丰盛的餐桌也毫无吸引力,如果没有兴趣,再好的课程也毫无价值。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孩子们没有内驱力,只要有足够内驱力,普通孩子也可以取得非凡成就。


今天,父母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内驱力,引发孩子早日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如果孩子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她们就能轻易打破时间、空间、年龄、地理位置、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约束,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全球海量学习资源自我成长自我赋能。

学校,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成绩,不再是衡量优秀与否唯一标准;

北上广,不再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

学习在窗外、世界是课堂、人人皆吾师的时代已然到来。

……


非洲有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是指在原始部落,任何人生下孩子,全村人都要承担养育的责任。 

在世界说变就变,未来说来就来的时代大背景下,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学生父母,以回归教育初心为使命,共同创办了慢客村云私塾。

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以开放心态吸纳全人类智慧,将世界顶尖名校学生父母养育「自驱娃」的核心育儿理念「精心的散养」暨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传播到每一个家庭,引导父母把家变成私塾,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课堂,举全村之力养育不争第一只做唯一的自驱娃。

通过整合全球优质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资源,与父母们一起,不断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推开一道又一道门,让孩子在爱和信任的闲暇时光中不受打搅的自由探索、自驱成长,从「点燃」到「赋能」,引发孩子追随内心召唤,踏上使命驱动的发现之旅,从玩中学做中学到解决问题的领导者。

今天,慢客村大家庭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韩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并不断扩展中。

通过「家庭基石课」、「密涅瓦读书会」、「儿童项目管理俱乐部」、「科学探索者」及每周「父母智库」、「村娃看世界」等各种在线及线下活动,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足不出户认知世界、发现自己。

在吸纳全球项目式学习最佳实践基础上,慢客村率先推出了结构化的家庭项目学习法(Family PBL)——七步成诗,帮助父母们实现了用白菜价做钻石级教育的梦想。

第一步.广泛涉猎

第二步.激发兴趣

第三步.定义问题

第四步.思考方法

第五步.采取行动

第六步.成果展现

第七部.回顾总结


从此,项目式学习(PBL)飞进寻常百姓家,助力每一个孩子自驱成长,让学习再也不受时间、空间、成本、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约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全世界最好的个性化教育。

慢客村理想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受全世界最好的个性化教育,无论她是谁,无论她在哪里。

在世界说变就变,未来说来就来的时代大背景下,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学生父母,以回归教育初心为使命,共同创办了慢客村云私塾。

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以开放心态吸纳全人类智慧,将风行全球的项目式学习(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及世界顶尖名校学生父母养育「自驱娃」的核心育儿理念「精心的散养」暨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传播到每一个家庭,引导父母把家变成私塾,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课堂,举全村之力养育不争第一只做唯一的自驱娃。

慢客村云私塾将一个个家庭教育的孤岛连接成彼此信任、相互分享、共生共长的生态群岛及父母们的精神家园,通过整合全球优质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及各领域专家导师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子女个性化学习成本及系统性风险,为父母赋能。

通过线上、线下(暂限北京地区)相结合的形式,与父母们一起,不断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推开一道又一道门,让孩子在爱和信任的闲暇时光中不受打搅的自由探索、自驱成长。从「点燃」到「赋能」,引发孩子追随内心召唤,踏上使命驱动的发现之旅,从玩中学做中学到解决问题的领导者,让世界因每一个孩子而变得更加友善和充满爱意。

今天,慢客村云私塾会员家庭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且不限于: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韩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并陆续扩展中。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村长,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2-06-14 18:48:36
慢客村创始人:培养自趋娃从当下开始
女性 本文转载自:慢客村云私塾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讲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我应该不会拒绝从头到尾把生活再过一遍,只是希望能够获得唯有作家才有的特权——在再版的生活中修正初版的错误。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了,你也就不在了。”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近20年,至今还没有找到满意答案。

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中国高素质杰出人才培养之路究竟还要做多远?

反观当今主流育儿方式,正在把孩子们搞得一团糟:从小到大,孩子们每天起早贪黑奔波于学校、家庭两座孤岛之间,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考什么,讲什么,学什么,一坐就是20年。

时间就像一条顺流直下的河流,带着我们不停的往前走,我们看似在一个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出路、解决方案,实则又找不到出路、解决方案的迷宫中,只能以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式随时应对,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这不得不促使我们深刻反思: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实用主义哲学最为盛行的美国,在教育领域却奉行“不实用主义”,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教给学生的越是些“无用”的东西,如哲学、历史等,越是优秀的学生,越要学这些“无用”的东西。

一方面,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被公认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和中国、印度相比;另一方面,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一直独步全球,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始终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

看似“乱糟糟”的小学阶段,在大学阶段却精英辈出,道理很简单:从学龄前、小学阶段开始,要给孩子们创造各种闲暇,去探索、去尝试、去发现、去广泛涉猎。到了初、高中乃至大学,孩子们早已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她们就会自我赋能、极速成长,这才是孩子们成长真正的捷径,也是美国大学竞争力持续全球领先的秘密。

综上所述,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发孩子发现内心召唤,踏上使命驱动的英雄之旅,成就属于自己的不凡人生。


第一部分 世界说变就变 未来说来就来

从俄乌战争不难看出,任何冲突和战争背后都不过是一场全球商业精英长期痴迷于私利和超额利润所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已。如果父母们还在把拥有财富做为评价孩子们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如果学校还在系统的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企业还在把绩效增长作为唯一目标,地球资源终将消耗殆尽,冲突无法避免,战争必然是人类的终极归宿。 

我们无法寄希望现有商业体系悬崖勒马,作为长期主义者,建构一套以培养可持续发展、利他型领导者的人才培养系统是当务之急,而家庭最有可能成功,这不仅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每一个家庭的未来,更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未来。


1.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

谈到子女教育离不开环境,父母们不能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当下,人类早已从大规模复制的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个性化定制的项目经济时代,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人们的工作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终身从事同一件工作变成一生要做各种大大小小的项目。

2013年11月6日,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先生指出:“项目管理是公司管理进步的基础细胞,要把项目管理工作作为华为公司最重要的一种管理往前推”。

华人项目管理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云南大学汪小金教授,对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究竟扮演何种角色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他认为:“人与人工智能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会做项目,而机器不会做项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重复性的工作将会交给机器去做,人类将越来越多地去做独特性的项目。

一切皆项目、一切必将成为项目、人人都是项目经理的时代已经到来,项目管理已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职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项目成败的灵魂人物,项目经理(PM,Project Manager)正在成为全球最大、最紧俏的终身职业。


风行西方发达国家百余年的项目式学习(PBL)真正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即:项目经理(PM)。当孩子们能够掌握项目管理方法论,就相当于找到了一把解决不同问题的万能钥匙,无论在人生任何阶段,都能够面对各类挑战从容应对。

2.从流水线教育到个性化学习

全球主流教育模式源于18世纪德国,当时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培养忠诚且易于管理、机械化的人民,所以这种模式又称为“普鲁士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后来被美国及工业化国家发扬光大,培养了大量的标准化产业工人,为工业化大生产输出了大量人才,也培育了大量的中产阶级,“普鲁士教育模式”在工业革命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时间过去一百多年了,人类已经进入个性化定制的项目经济时代,从工业化的流水线教育到个性化的学习,是全球教育变革的大方向。学校正在从分科教学,向以问题导向的整合式学习演化,而这样的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

从2021年7月国家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到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再到2022年5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我们欣喜的看到中国教育系统也在发生深远的变革:从成绩导向的分科教育,到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跨领域整合学习。 

3.自我驱动的学习时代到来

今天,科技创新抹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鸿沟,世界被带到了每个人面前,任何人都可免费(或低成本)获取全球海量信息或知识,一个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新时代已然来到每个人面前,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


在描写未来社会生存法则的《爆裂》一书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作者伊藤穰一提出了九大生存法则,非常值得父母们思考,其中有一条:指南针优于地图,提醒父母们,是继续用一张早已过期的地图按图索骥教育孩子,还是帮助孩子们尽早找到自己的人生指南针?


什么是孩子的人生指南针呢?在世界顶尖名校招生官口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Passion”,即热情、激情的意思,有“Passion”的申请者更容易得到世界顶尖名校招生官的青睐,录取的机会也会高很多。“Passion”源于好奇心和兴趣,其实,人生就是一场兴趣驱动的蝴蝶效应,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父母们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广泛涉猎,不断发现自己热爱什么,尽早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早日踏上自我驱动的学习之路。

所以说“Passion”(热情、激情)就是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指南针,如果没有就去找,生命太短暂,如果想有所成就,孩子们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热情,当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他就想要去做了。


第二部分 别人家的孩子在干啥?

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意大利的贾尼·罗大里说:“那些原本可以笑着学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让孩子们哭着去做呢?”

孩子们追随兴趣学习,就像顺流而下的船,往往事半功倍,强迫孩子学习,就像逆流而上的船,往往事倍功半。兴趣——是孩子人生的自动导航系统、是促进孩子们学习最宝贵的免费资源,父母们一定要善加利用。

伴随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 Most likely to succeed》热播,风靡全球的项目式学习(PBL,Project Based-Learning)走进大众视野,并正在成为一座连接孩子和世界的桥。今天,玩中学做中学的项目式学习(PBL)正在获得中国父母和孩子们的青睐和追捧。

所谓项目式学习(PBL),是指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及好奇心,引发孩子们自己定义问题、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一种跨领域、场景化、整合式学习法。


项目式学习(PBL)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更不是现代教育的产物,从3万年前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栩栩如生的洞穴壁画,到11500年前土耳其东部巨型宗教祭祀建筑哥贝克力石阵,自有人类开始,就始终伴随着以问题导向的项目式学习(PBL)。

有据可查的项目式学习(PBL)发生在16世纪晚期,意大利罗马的一所培养建筑师的圣路卡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in Rome),距今约350年左右。当时“项目”的含义是指学院为了培养优秀建筑师而开展的建筑设计竞赛。这种设计练习与真实的建筑设计一样,有需要完成的任务,有最后完成的时间,也有评判优劣等级的评审委员会,唯一不同的是,建筑设计竞赛设计任务是虚构的。

从东方到西方,从幼儿园到大学乃至人生各阶段,基于问题导向的项目式学习(PBL)早已风行世界各国百余年,虽然名称略有不同,但方法却大同小异,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在全球有代表性的项目式学习(PBL):


案例1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法

瑞吉欧教育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北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瑞吉欧·艾米莉亚(Reggio Emilia),经过近70年的努力,瑞吉欧教育成为了让全世界为之赞叹的儿童艺术教育成功案例,瑞吉欧·艾米莉亚学前教育风靡全世界。美国《新闻周刊》报导,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中,学龄前学校首推瑞吉欧·艾米莉亚,被称为“全世界最好的学前班”。

瑞吉欧教育之父马拉古奇先生认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环境是孩子们的第三位教师。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多元智能之父”霍华德·加德纳曾说:“在我心目中,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瑞吉欧学校一样如此卓越出众”。

案例2.芬兰现象式教学

在全球教育界,芬兰一直是最令人瞩目的北极星,被誉为全世界教育水平的天花板,芬兰以其另类教育制度,吸引着包括中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地人士学习考察。

芬兰现象式教学,或称“跨学科学习模块”,在芬兰国家教委会2014年12月发布的《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中提出,新大纲明确规定,每所学校每一学年至少要进行一次“跨学科学习模块”,即现象式教学(现象一词,指事物的整体面貌,而非分割为各个领域与学科)。

芬兰新课改的实施,曾被国外和国内媒体报道为“颠覆性的改革”,所谓颠覆性是指芬兰在沿用传统分科制教学的基础上,向“跨学科学习模块”转变,以培养学生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具备的横贯能力。

现象式教学从真实的生活现象出发,结合多学科知识,利用多种资源及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促使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学以致用,克服了传统分科教学存在的知识零散、脱离生活情境的弱点,也避免了学生因某一科而丧失学习兴趣。

案例3.印度的云端学校

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1999年,他和同事在印度新德里贫民窟的一堵墙上挖了个洞,将接入互联网的电脑放置墙中,并置入一个摄像头,来观察看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结果发现,那些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在玩电脑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它,然后他们还相互指导。由此他开始了著名的『墙洞试验』,他发现,在缺乏指导和正式教学的情况下,受到好奇心的驱策和激励,孩子们可以自己教自己,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孩子们喜欢自组织的学习形式,大人们需要做的就是激励孩子而不是给孩子立规矩。

苏伽特·米特拉于2013年在TED上发表了演讲:《创建一所云端学校》,正是在这次演讲中,苏伽特·米特拉提出了“云端学校”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内驱力自学,极大减少教育投入,颠覆传统教育方法,创造教育公平。

案例4.「城市即课堂」的密涅瓦大学

被评价为“常青藤大学颠覆者”的密涅瓦大学,源于这样一个问题创办:如果可以从零开始,究竟要如何构建一所大学?

密涅瓦大学诞生于2013年,是美国一所私立大学,由一批美国杰出教育家,包括哈佛大学前校长、美国前财长Larry Summers、沃顿大学前校长Patrick Harker等共同创办。

自建校以来,密涅瓦大学备受媒体广泛关注、报道,在全球高等教育界及家长和学生中引起巨大波澜。原因在于它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大学的固有认知,拓展了对未来大学想象与选择的空间,它有着诸如“为世界培养批判性智慧”的最高使命与承诺;打破了学科界限,以培养学生“批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有效互动”等四个方面能力为核心的办学目标与课程体系;密涅瓦大学创始团队希望通过创建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探索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为全球培养未来的领导者。

密涅瓦大学没有固定的实体校园,在大学四年中,大一在美国旧金山、大二在韩国首尔与印度海得拉巴、大三在德国柏林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四在英国伦敦和中国台湾的台北等七座城市之间切换。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所校园,都是一张人际网络,学生在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中获得浸入式体验学习,积累跨文化的国际体验。密涅瓦的每一门课都提供了基于所在城市的内容及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将他们在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现实世界中,沉浸在各种不同文化里。

案例5.埃隆·马斯克创办的学校Ad Astra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2014年在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总部创办了一所培养孩子解决问题与创新思考能力的学校 Ad Astra(追逐星辰)。这所学校希望学生通过解决跨学科问题和锻炼第一性原理的推理能力(即从事物最基本的原则和性质进行推理)来培养未来领导者。

马斯克认为,传统学校就像是’流水线生产’,总是让孩子争取’完美’履历。虽然会让孩子学会很多知识,却忽视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总是教出品学兼优、听话规矩的孩子,却不太鼓励创新思考。马斯克要做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教育适配孩子,不是孩子适应教育。希望象特斯拉和SpaceX对传统汽车和火箭产业带来的巨大革新一样,改革教育行业。

马斯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如何去拆解组装一个零件的时候,学生们需要使用扳手和螺丝刀,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本上。

案例6.中国的安吉游戏(Anji Play)

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名为《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的报告,并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16所学校作为未来学校的案例,中国浙江的“安吉游戏”入选。

安吉游戏2002年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作为一种幼儿园课程,致力于让儿童在自发自主的游戏中获得学习。此后,安吉游戏扩展至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100多所公立学校。目前,在美国、欧洲和非洲也开始试点。

安吉游戏的核心理念是任何环境都可以成为学习环境。对于儿童来讲,游戏等于学习,游戏就是学习。没有游戏就没有童年,没有游戏就没有完整健全的儿童。安吉游戏最重要的地方是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让儿童自由、自主、自觉地开展游戏。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是“安吉游戏”的重大革命。

案例7.高中生创办的北京探月学院

未来是什么样的?探月学院的开始,缘于对这个问题的不断追问和思考:科技进步正在颠覆传统职业体系,今天看起来炙手可热的职业正在加速被机器取代;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开始不断追问:教育最本源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作为分分秒秒都在当下,又时时刻刻身处未来的探月学院,决定从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机构具体实践入手,开始探月的旅程。

2017年初,探月学院正式立项,在思考如何设计探月学院时,第一个问题并不是探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校,而是从这里离开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探月学院把培养目标定义为: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案例8.北京怀柔九渡河山村小学

这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山村小学,坐落在北京怀柔区深山里。2020年1月17号,校长于海龙在周边山村贴了很多告示,招辅导老师。告示贴出后,一周内80多人报名,你可能会奇怪,村里能有什么辅导老师呢?有,他们是剪纸的、做豆腐的、做灯笼的、养蜜蜂的、养鱼的、养蚕的、榨油的、厨师等等。

孩子们学会磨豆腐,文化课咋办?这不解决问题呀!精彩的来了,于校长要求孩子,不仅要把豆腐做出来,还要卖出去。你看,做豆腐就变成了一个很现实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下,学校里原本的各种文化课程就能被融进来了。

怎么把豆腐做出来?科学课的内容就进来了。怎么把各项成本核算清楚,把各项收入记录明白?算术课的内容基本上就涵盖进来了。别忘了,这些豆腐还要卖掉,卖给其他学校的食堂和周边的餐馆。那么就要写文案,打动人,语文课的内容也就涵盖进来了。

现在你明白了,豆腐课的引入,只是引入了一个壳,一个挑战,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那些知识点,被于校长装进了这个壳里。孩子能学到的东西,甚至比课程标准要求的还要多。

过去我们总觉得,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得有资源。比如,要提高教育水平,就得有大量的师资。但是,九渡河小学,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在社区里长大,整个社区滋养着孩子,而孩子给社区也带来了希望。


项目式学习(PBL)虽然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无法大规模推广普及主要原因是:学费昂贵,一般家庭根本无法承受,最大瓶颈是缺乏解决问题而不是擅长提分的导师。

多元智能之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为项目式学习(PBL)进入千家万户指明了方向,他认为:“给孩子上课的,应该是各行各业真正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教给孩子们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应对考试的技巧。


第三部分 别人家的父母在干啥?

谈到教育,我们经常提到别人家的孩子,却往往忽略了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同样身处应试教育大环境,别人家的父母究竟做了什么?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安娜·卡列琳娜》一书开篇中这样写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如果我们把世界顶尖名校学生家庭比喻成所谓幸福家庭的话,那么世界名校父母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她们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父母,将孩子们培养进了世界名校?是幸运还是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她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她们如何与孩子互动?她们如何处理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她们的方法普通家庭也能借鉴吗?

所谓“精心的散养”,是指父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成长。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与孩子平等对话,强化孩子好奇心,激发孩子内驱力,不对孩子过度关注,针对孩子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但不会代替孩子做任何决定,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在家庭中努力营造自由、开放、愉悦、轻松的氛围,让孩子在爱和信任的“闲暇”时光中不受打搅的自由探索和成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活动,是与自由人相称的,对“闲暇”的推崇,实际上是在关注自我的觉醒,只有在这样一段不受任何牵制的时光中,人们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才可能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开始思考自己生活的目的,并形成自己的意志。如果生活中没有“闲暇”,人就会像动物一样,被外界欲望一个接一个的牵着鼻子走,最终沦为欲望世界的奴隶。


今天,每位父母在商业社会或多或少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归根结底都是大大小小的项目经理(PM),最终要通过完成一个个独特的项目,为他人、为社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父母就是孩子们最好的教练和导师,特别是后双减时代,培养解决问题的人正在成为教育创新的主旋律。

作为项目管理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多年来我一直参与组织、策划、实施海内外大型高端国际活动,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下近千人的颁奖晚宴,到法国巴黎夜游塞纳河晚宴,从人民大会堂7000多人的颁奖大会,到2008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开闭幕式导演组……,多年来我不仅在国内外做过无数大大小小项目,还给很多大型金融机构高管做过项目管理培训。

在全球最大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管理协会PMI(中国)2016年会上,作为特邀嘉宾,我分享了将项目管理带到家庭陪伴女儿成长的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案例,引起了项目管理爱好者们的好奇和兴趣。

2010年,女儿初一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英国名校游学夏令营,当初我们只是把它当做一次普通的旅行,并没有任何期待,不曾想这次旅行点燃了女儿的梦想,回国后她告诉我们说想要到国外读大学,从那时开始,她就把申请世界名校作为人生阶段性目标,从小学阶段的被动学习,进入到目标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小小年纪便成为了目标明确的自驱娃。

经过长时间努力和精心准备,2015年她从北京八中高中毕业,顺利的被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录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经过四年大学学习,毕业后女儿留在了美国工作,从网约车公司Uber到全球最大的搜索公司Google,虽然先后换了数家公司,但女儿始终没变的一个身份就是项目经理(PM),因为项目管理能力是可迁移的,适用于任何岗位、任何领域、任何行业。

从女儿的成长经历中,我看到了小学及初中阶段进行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对女儿的帮助及价值。


因为女儿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缘故,我有幸结识了一大批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以及英国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父母,并于2015年底创办了世界顶尖名校本科生父母俱乐部。

通过和名校父母们相处、学习和交流,我深知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不仅可以用来培养世界顶尖名校学生,同样也适用于每一个普通家庭培养自驱娃。


第四部分 慢客村云私塾在干啥?

如果没有胃口,再丰盛的餐桌也毫无吸引力,如果没有兴趣,再好的课程也毫无价值。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孩子们没有内驱力,只要有足够内驱力,普通孩子也可以取得非凡成就。


今天,父母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内驱力,引发孩子早日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如果孩子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她们就能轻易打破时间、空间、年龄、地理位置、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约束,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全球海量学习资源自我成长自我赋能。

学校,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成绩,不再是衡量优秀与否唯一标准;

北上广,不再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

学习在窗外、世界是课堂、人人皆吾师的时代已然到来。

……


非洲有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是指在原始部落,任何人生下孩子,全村人都要承担养育的责任。 

在世界说变就变,未来说来就来的时代大背景下,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学生父母,以回归教育初心为使命,共同创办了慢客村云私塾。

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以开放心态吸纳全人类智慧,将世界顶尖名校学生父母养育「自驱娃」的核心育儿理念「精心的散养」暨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传播到每一个家庭,引导父母把家变成私塾,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课堂,举全村之力养育不争第一只做唯一的自驱娃。

通过整合全球优质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资源,与父母们一起,不断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推开一道又一道门,让孩子在爱和信任的闲暇时光中不受打搅的自由探索、自驱成长,从「点燃」到「赋能」,引发孩子追随内心召唤,踏上使命驱动的发现之旅,从玩中学做中学到解决问题的领导者。

今天,慢客村大家庭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韩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并不断扩展中。

通过「家庭基石课」、「密涅瓦读书会」、「儿童项目管理俱乐部」、「科学探索者」及每周「父母智库」、「村娃看世界」等各种在线及线下活动,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足不出户认知世界、发现自己。

在吸纳全球项目式学习最佳实践基础上,慢客村率先推出了结构化的家庭项目学习法(Family PBL)——七步成诗,帮助父母们实现了用白菜价做钻石级教育的梦想。

第一步.广泛涉猎

第二步.激发兴趣

第三步.定义问题

第四步.思考方法

第五步.采取行动

第六步.成果展现

第七部.回顾总结


从此,项目式学习(PBL)飞进寻常百姓家,助力每一个孩子自驱成长,让学习再也不受时间、空间、成本、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约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全世界最好的个性化教育。

慢客村理想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受全世界最好的个性化教育,无论她是谁,无论她在哪里。

在世界说变就变,未来说来就来的时代大背景下,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学生父母,以回归教育初心为使命,共同创办了慢客村云私塾。

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以开放心态吸纳全人类智慧,将风行全球的项目式学习(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及世界顶尖名校学生父母养育「自驱娃」的核心育儿理念「精心的散养」暨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传播到每一个家庭,引导父母把家变成私塾,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课堂,举全村之力养育不争第一只做唯一的自驱娃。

慢客村云私塾将一个个家庭教育的孤岛连接成彼此信任、相互分享、共生共长的生态群岛及父母们的精神家园,通过整合全球优质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及各领域专家导师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子女个性化学习成本及系统性风险,为父母赋能。

通过线上、线下(暂限北京地区)相结合的形式,与父母们一起,不断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推开一道又一道门,让孩子在爱和信任的闲暇时光中不受打搅的自由探索、自驱成长。从「点燃」到「赋能」,引发孩子追随内心召唤,踏上使命驱动的发现之旅,从玩中学做中学到解决问题的领导者,让世界因每一个孩子而变得更加友善和充满爱意。

今天,慢客村云私塾会员家庭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且不限于: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韩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并陆续扩展中。

本文作者:村长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