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添加剂,奶茶妖魔现原形!

本文转载自:餐盟研究 2022-10-20 话题分类:消费
摘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童年时看《西游记》,大体上是个非常欢乐的经历,但其中有那么一集体验感却并不怎么友好,甚至犹如童年噩梦般的存在,那就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白骨精应该是最善利用人性弱点来分崩离析取经团队的妖怪了,时至今日每每想到这一段,都禁不住脊背发凉。

同样是出自三打白骨精的一个场面更令人印象深刻,在孙悟空被唐僧误会滥杀无辜时,白骨精用来诱骗唐僧的斋饭统统变回成石头、癞蛤蟆等原形,这本可以为悟空作证,但奈何在八戒的挑拨下,唐僧仍是将“执迷不悟”进行到底。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倒是可以以此将孙悟空选为打假代言人,也算是对经典名著的创新性解读了。

虽是玩笑话,但这让餐盟联想起某位最近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食品安全吹哨人,视频里频频曝光的“科技与狠活”撕开了中国餐饮业的一张张遮羞布。

如果以上面西游记的这个桥段加以比喻的话,那么在今天,谁是秉义刚烈的孙悟空?谁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唐僧?谁又是只会倒打一耙的猪八戒?

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孙悟空。不幸的是,面对食品安全负面新闻的一次次爆出,我们最终都活成了自己所讨厌的唐僧。

是唐僧,就永远免不了被妖魔鬼怪们惦记。为了追逐暴利,“白骨精们”以次充好、以假混真,誓要将“唐僧们”吞的不剩骨头。

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而大行其道的新茶饮行业,饱受添加剂争议的现制茶饮致伤、致死的新闻从未断过,却丝毫撼动不了几大头部连锁品牌一路高歌猛进的销量业绩。


白骨精有三变,可街头新茶饮里的添加剂却千变万化;白骨精善蒙蔽人心,添加剂更是懂得摧毁人的抵抗力。

现实往往比小说还要魔幻,现实的整治也比小说里更需要雷霆之力。或许我们真的是时候打响这场“三打添加剂,真性还本心”的战役了。


“一打添加剂”,没有一种甜蜜不狠毒!

不管你喝不喝奶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街头奶茶店越来越多,尽管遭遇疫情的反复冲击,但现制茶饮依然处于高速增长期。

据《2022年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发展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底,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已达1136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400亿元。

现制茶饮具有强上瘾性,通过生理上给予大脑多种奖励机制,从而使消费者形成固定的饮用习惯。然而,藏在那让人沉醉的香甜下的,是足以摧毁掉一个人的恶魔之手。

植脂末,也被叫做奶精粉,其中主要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可以算得上是现制茶饮危害人体的首席魔头,它的作用顾名思义,是取代奶茶中所需的必要物牛奶,但细数植脂末的配料表,你却连一个跟牛奶实质有关的成分都看不到。

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乳化剂、稳定剂、抗结剂、着色剂以及食品用香精,共同组合成奶精味道的植脂末,人体长期服用,不但会导致肥胖,影响发育,侵害记忆力,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

当然,也不是市面上所有的奶茶品牌都在使用植脂末,近期,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对广西区内流通领域销售的现制奶茶商品开展了一次比较试验,工作人员从南宁市30家奶茶店铺随机购买,包括蜜雪冰城、喜茶、大维、霸王茶姬等品牌在内的现制奶茶样品,共计30款。

结果显示,测评的30款奶茶总体合格,但其中的10款奶茶没有添加牛奶成分,可能使用奶精或者植物奶油等脂肪制品代替。这10款“无牛奶”成分的奶茶样品售价相对较低,除1款价格为17元,其余9款价格在7-12元之间。

看到被披露的价格,哪些品牌在使用奶精,作为消费者,心中或许已经有了答案。而除了奶制成分,一杯地地道道的“续命水”怎么少的了珍珠、奶盖、布丁、仙草等一众魔兵魔将的冲锋陷阵。

再看它们的配料表,增稠剂、乳化剂、护色抗氧化剂、悬浮剂、保水剂、酸度调节剂、增香剂……五花八门的添加剂就像是游戏里各类招式的技能,不死死拿捏消费者的瘾穴誓不罢休。

这样一杯“续命水”入胃,等候奶茶客们的,恐怕离“ICU里喝小米”的日子当真不远了。

“二十多岁的年纪,七八十岁的身体”,因过量饮用奶茶导致年轻患者被送进抢救室的新闻,在现今时代早已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怪谭,而是一笔笔血淋淋的教训。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5月份,广西一位24岁的小伙,每天平均喝6杯奶茶,竟把自己喝进了ICU,经主治医生介绍,该小伙被查出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钾、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肝功能不全等10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广东一名高中生因为喝太多奶茶导致痛风急性发作,脚肿得无法走路。看到这类的报道,痛心之余,餐盟不禁在想,有多少消费者能够从中惊觉,又有多少商家真的能唤醒心中的良知?更悲哀的是,面对指责,他们无外乎就是新瓶装旧酒,不断通过刷新骗术,在消费者的痛点上大做起文章。


“二打添加剂”,此茶无糖胜有糖?

“奶茶一杯,快乐起飞”、“何以解忧,唯有奶茶”、“没有什么烦恼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

被冠以“快乐源泉”、“续命神器”的奶茶,之所以如此让年轻人上头,主要原因跟它的含糖量有极大关系。

众所周知,吃糖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因而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同时,糖分还会干扰人体激素,向大脑发送“继续摄入”的信号,让人毫无节制的继续想吃。而人一旦减少糖的摄入,就会产生情绪烦躁,易怒好哭的症状,重者甚至精神涣散,反应迟钝。

但是,糖又被现代医学喻为“世界上唯一合法的毒品”,其对人体的危害性毋庸赘言。

根据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调查显示,市面上售卖的手工奶茶平均每一杯含有33克的糖。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中的推荐标准,一名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糖量不应该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中含有的糖,就占了一个成年人一天糖摄入推荐量的66%左右。

由此可见,除了大量含有反式脂肪酸等成分的添加剂,糖分超标也是现制茶饮被一部分消费者忌惮的主要“原罪”之一。

由美团发布的《2022茶饮品类发展报告》就指出,茶饮的主流消费客群开始注重减糖、控糖;低卡、低糖、低负担成为现制茶饮业主流趋势之一。

于是,各路商家趁势绕开添加剂不提,大肆鼓吹自家产品低糖、无糖的工艺。然而,不加糖真的就能够一劳永逸的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吗?

宁波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对10个网红奶茶品牌,共26种奶茶样品做过检测,结果发现,检测样品中标称“不加糖”的奶茶,含糖量也在2.2-7.9之间。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无糖”含量的界限值需小于等于0.5g/100ml。

也就是说,所谓的不加糖奶茶并不是真的“无糖奶茶”,相反其中糖分含量一点也不少。无糖只不过是商家的忽悠手段,让消费者形成自我欺骗,自我麻醉的效果。餐盟认为,市面上根本不存在无糖的奶茶。

知名茶饮品牌CoCo都可,就曾在2021年因其门店销售的多款“无糖”奶茶,总含糖量与宣称的“无糖”不符,而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给予了行政处罚。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咖啡因超标也是奶茶不容忽视的原罪之一。经调查,一杯奶茶里的咖啡因含量约等于3杯咖啡,8罐红牛。

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还是根据上述宁波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检测发现,不加糖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基本高于加糖的奶茶。这导致的后果就是,被标注“无糖”的奶茶可能会比正常糖的奶茶更容易致人上瘾。

“买的没有卖的精”,商家打着健康的旗号,实质上是让消费者陷得更深。在顾客痛点上大做文章的现制茶饮商们,真可谓是奏响了一曲“此茶无糖胜有糖”的生意狂欢乐。


“三打添加剂”,颜值不够色素上!

细数完奶茶里的添加剂,我们再来看看近年来爆火的柠檬水和水果茶等现制饮品。商家们为了让自家产品更具卖相,除了在口感上做文章,还在视觉上动起了手脚。毕竟对于一款饮品来说,颜值也是战斗力。

因此,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亮蓝等合成着色剂被大量添加在常见的街头现制茶饮产品里,其中不乏奈雪的茶、喜茶等知名高端网红品牌。

2021年,深圳市场监管局抽检了20家餐饮单位20批次的产品,检测发现有15批次样品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日落黄。

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专门组织开展了针对“网红”饮品的专项抽检,在广州市环市路商圈的“奈雪的茶”、“喜茶”、“溜六六”3家网红饮品店内,均发现存在在违规使用“日落黄”的问题。同年,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也通报了3批次饮品店日落黄项目不合格的情况。

据研究证实,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的伤害。

因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在常用的人工合成着色剂中,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是不能在茶饮料中使用。

但为使产品颜色更加鲜艳,产品颜值“更能打”,现制茶饮几乎普遍都在违规使用人工色素的操作。

对此,执法部门表示绝不姑息,消费者也应该擦亮双眼,对于颜色过于鲜艳的饮品,餐盟建议一定要谨慎饮用。


结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毫不夸张的说,在利益的驱动下,奶茶等现制茶饮与其说是饮品,不如说是新消费经济催化下的现代工业品。

而这场添加剂风暴,也适时吹响了消费者反击战的号角,势必将给全行业带来一轮大洗牌。对商家而言,善心修炼,自律而为,早日停止白骨精般以无辜形象示人的把戏,毕竟再逼真的骗术也终究敌不过良知者的“火眼金睛”。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范儿,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2-10-20 22:49:46
三打添加剂,奶茶妖魔现原形!
消费 本文转载自:餐盟研究

童年时看《西游记》,大体上是个非常欢乐的经历,但其中有那么一集体验感却并不怎么友好,甚至犹如童年噩梦般的存在,那就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白骨精应该是最善利用人性弱点来分崩离析取经团队的妖怪了,时至今日每每想到这一段,都禁不住脊背发凉。

同样是出自三打白骨精的一个场面更令人印象深刻,在孙悟空被唐僧误会滥杀无辜时,白骨精用来诱骗唐僧的斋饭统统变回成石头、癞蛤蟆等原形,这本可以为悟空作证,但奈何在八戒的挑拨下,唐僧仍是将“执迷不悟”进行到底。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倒是可以以此将孙悟空选为打假代言人,也算是对经典名著的创新性解读了。

虽是玩笑话,但这让餐盟联想起某位最近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食品安全吹哨人,视频里频频曝光的“科技与狠活”撕开了中国餐饮业的一张张遮羞布。

如果以上面西游记的这个桥段加以比喻的话,那么在今天,谁是秉义刚烈的孙悟空?谁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唐僧?谁又是只会倒打一耙的猪八戒?

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孙悟空。不幸的是,面对食品安全负面新闻的一次次爆出,我们最终都活成了自己所讨厌的唐僧。

是唐僧,就永远免不了被妖魔鬼怪们惦记。为了追逐暴利,“白骨精们”以次充好、以假混真,誓要将“唐僧们”吞的不剩骨头。

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而大行其道的新茶饮行业,饱受添加剂争议的现制茶饮致伤、致死的新闻从未断过,却丝毫撼动不了几大头部连锁品牌一路高歌猛进的销量业绩。


白骨精有三变,可街头新茶饮里的添加剂却千变万化;白骨精善蒙蔽人心,添加剂更是懂得摧毁人的抵抗力。

现实往往比小说还要魔幻,现实的整治也比小说里更需要雷霆之力。或许我们真的是时候打响这场“三打添加剂,真性还本心”的战役了。


“一打添加剂”,没有一种甜蜜不狠毒!

不管你喝不喝奶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街头奶茶店越来越多,尽管遭遇疫情的反复冲击,但现制茶饮依然处于高速增长期。

据《2022年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发展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底,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已达1136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400亿元。

现制茶饮具有强上瘾性,通过生理上给予大脑多种奖励机制,从而使消费者形成固定的饮用习惯。然而,藏在那让人沉醉的香甜下的,是足以摧毁掉一个人的恶魔之手。

植脂末,也被叫做奶精粉,其中主要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可以算得上是现制茶饮危害人体的首席魔头,它的作用顾名思义,是取代奶茶中所需的必要物牛奶,但细数植脂末的配料表,你却连一个跟牛奶实质有关的成分都看不到。

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乳化剂、稳定剂、抗结剂、着色剂以及食品用香精,共同组合成奶精味道的植脂末,人体长期服用,不但会导致肥胖,影响发育,侵害记忆力,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

当然,也不是市面上所有的奶茶品牌都在使用植脂末,近期,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对广西区内流通领域销售的现制奶茶商品开展了一次比较试验,工作人员从南宁市30家奶茶店铺随机购买,包括蜜雪冰城、喜茶、大维、霸王茶姬等品牌在内的现制奶茶样品,共计30款。

结果显示,测评的30款奶茶总体合格,但其中的10款奶茶没有添加牛奶成分,可能使用奶精或者植物奶油等脂肪制品代替。这10款“无牛奶”成分的奶茶样品售价相对较低,除1款价格为17元,其余9款价格在7-12元之间。

看到被披露的价格,哪些品牌在使用奶精,作为消费者,心中或许已经有了答案。而除了奶制成分,一杯地地道道的“续命水”怎么少的了珍珠、奶盖、布丁、仙草等一众魔兵魔将的冲锋陷阵。

再看它们的配料表,增稠剂、乳化剂、护色抗氧化剂、悬浮剂、保水剂、酸度调节剂、增香剂……五花八门的添加剂就像是游戏里各类招式的技能,不死死拿捏消费者的瘾穴誓不罢休。

这样一杯“续命水”入胃,等候奶茶客们的,恐怕离“ICU里喝小米”的日子当真不远了。

“二十多岁的年纪,七八十岁的身体”,因过量饮用奶茶导致年轻患者被送进抢救室的新闻,在现今时代早已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怪谭,而是一笔笔血淋淋的教训。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5月份,广西一位24岁的小伙,每天平均喝6杯奶茶,竟把自己喝进了ICU,经主治医生介绍,该小伙被查出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钾、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肝功能不全等10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广东一名高中生因为喝太多奶茶导致痛风急性发作,脚肿得无法走路。看到这类的报道,痛心之余,餐盟不禁在想,有多少消费者能够从中惊觉,又有多少商家真的能唤醒心中的良知?更悲哀的是,面对指责,他们无外乎就是新瓶装旧酒,不断通过刷新骗术,在消费者的痛点上大做起文章。


“二打添加剂”,此茶无糖胜有糖?

“奶茶一杯,快乐起飞”、“何以解忧,唯有奶茶”、“没有什么烦恼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

被冠以“快乐源泉”、“续命神器”的奶茶,之所以如此让年轻人上头,主要原因跟它的含糖量有极大关系。

众所周知,吃糖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因而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同时,糖分还会干扰人体激素,向大脑发送“继续摄入”的信号,让人毫无节制的继续想吃。而人一旦减少糖的摄入,就会产生情绪烦躁,易怒好哭的症状,重者甚至精神涣散,反应迟钝。

但是,糖又被现代医学喻为“世界上唯一合法的毒品”,其对人体的危害性毋庸赘言。

根据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调查显示,市面上售卖的手工奶茶平均每一杯含有33克的糖。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中的推荐标准,一名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糖量不应该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中含有的糖,就占了一个成年人一天糖摄入推荐量的66%左右。

由此可见,除了大量含有反式脂肪酸等成分的添加剂,糖分超标也是现制茶饮被一部分消费者忌惮的主要“原罪”之一。

由美团发布的《2022茶饮品类发展报告》就指出,茶饮的主流消费客群开始注重减糖、控糖;低卡、低糖、低负担成为现制茶饮业主流趋势之一。

于是,各路商家趁势绕开添加剂不提,大肆鼓吹自家产品低糖、无糖的工艺。然而,不加糖真的就能够一劳永逸的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吗?

宁波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对10个网红奶茶品牌,共26种奶茶样品做过检测,结果发现,检测样品中标称“不加糖”的奶茶,含糖量也在2.2-7.9之间。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无糖”含量的界限值需小于等于0.5g/100ml。

也就是说,所谓的不加糖奶茶并不是真的“无糖奶茶”,相反其中糖分含量一点也不少。无糖只不过是商家的忽悠手段,让消费者形成自我欺骗,自我麻醉的效果。餐盟认为,市面上根本不存在无糖的奶茶。

知名茶饮品牌CoCo都可,就曾在2021年因其门店销售的多款“无糖”奶茶,总含糖量与宣称的“无糖”不符,而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给予了行政处罚。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咖啡因超标也是奶茶不容忽视的原罪之一。经调查,一杯奶茶里的咖啡因含量约等于3杯咖啡,8罐红牛。

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还是根据上述宁波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检测发现,不加糖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基本高于加糖的奶茶。这导致的后果就是,被标注“无糖”的奶茶可能会比正常糖的奶茶更容易致人上瘾。

“买的没有卖的精”,商家打着健康的旗号,实质上是让消费者陷得更深。在顾客痛点上大做文章的现制茶饮商们,真可谓是奏响了一曲“此茶无糖胜有糖”的生意狂欢乐。


“三打添加剂”,颜值不够色素上!

细数完奶茶里的添加剂,我们再来看看近年来爆火的柠檬水和水果茶等现制饮品。商家们为了让自家产品更具卖相,除了在口感上做文章,还在视觉上动起了手脚。毕竟对于一款饮品来说,颜值也是战斗力。

因此,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亮蓝等合成着色剂被大量添加在常见的街头现制茶饮产品里,其中不乏奈雪的茶、喜茶等知名高端网红品牌。

2021年,深圳市场监管局抽检了20家餐饮单位20批次的产品,检测发现有15批次样品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日落黄。

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专门组织开展了针对“网红”饮品的专项抽检,在广州市环市路商圈的“奈雪的茶”、“喜茶”、“溜六六”3家网红饮品店内,均发现存在在违规使用“日落黄”的问题。同年,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也通报了3批次饮品店日落黄项目不合格的情况。

据研究证实,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的伤害。

因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在常用的人工合成着色剂中,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是不能在茶饮料中使用。

但为使产品颜色更加鲜艳,产品颜值“更能打”,现制茶饮几乎普遍都在违规使用人工色素的操作。

对此,执法部门表示绝不姑息,消费者也应该擦亮双眼,对于颜色过于鲜艳的饮品,餐盟建议一定要谨慎饮用。


结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毫不夸张的说,在利益的驱动下,奶茶等现制茶饮与其说是饮品,不如说是新消费经济催化下的现代工业品。

而这场添加剂风暴,也适时吹响了消费者反击战的号角,势必将给全行业带来一轮大洗牌。对商家而言,善心修炼,自律而为,早日停止白骨精般以无辜形象示人的把戏,毕竟再逼真的骗术也终究敌不过良知者的“火眼金睛”。

本文作者:范儿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